朴谷分享 | 霍华德·马克斯:在不确定的世界,把赔率握在自己手里|大师经典系列

发布时间:2025-10-31 20:12

作者:admin

来源|聪明投资者(ID: Capital-nature )
 
作者|聪明投资者(ID: Capital-nature )
 

 
2000年春,纳斯达克离峰顶只差半步。
 
一封名为《bubble.com》的备忘录,在华尔街悄然传阅,
 
“简而言之,我认为科网与电信股票已显现出过热、投机的市场特征,其证据不胜枚举,与过往泡沫惊人相似。”
 
2008年,雷曼轰然倒下,
 
“当乐观过度时,怀疑论要求我们转向悲观;但当悲观过度时,怀疑论同样要求我们转向乐观。”
 

 
写下这两句话的,是同一个人——霍华德·马克斯。
 
他成功提醒过无数次极端时刻,却始终坚信:
 
“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性。要把确定性从我们的词汇里面删掉。”
 
“我不相信预测,未来是很难预测的,但预测现在并不难。换句话说,理解今天发生的事情并不难。”
 
故事,从纽约皇后区的一间老公寓讲起。
 

钟摆的起点
 
1945年,枪声停下,二战结束,美国开始调试和平的齿轮。
 
1946年,战后增长的黄金时代拉开。
 
纽约皇后区的一套老公寓里,霍华德·马克斯出生了。
 
他从小在一种“逆风里的谨慎”里长大:
 
父母出生在上个世纪,30多岁正是大萧条的时候,漫长的困顿在他们心里刻下烙印。
 
 
虽然家里没有人上过上学,父母却格外重视学习,给他买了一套百科全书,鼓励他去念大学。
 
可在学校,他并不算“模范生”,老师评语常是:“没有发挥应有的潜力。”
 
转机来得很偶然,也很“霍华德”。

 
值得一提的:他的第二志愿是一所大型州立大学—在华尔街招聘者眼里,无法与沃顿商学院相提并论。
 
“那些不承认自己运气好的人忽视了智商高不过是运气好的事实,任何人做任何事都‘配不上’高智商一词。”
 
进入沃顿以后,起初他想做一名会计师——像他父亲那样;可是一开始上课,他就发现,金融更有趣,也更具创造性。
 
 
在沃顿,他还闹过一个“离题”的念头——去上美术课。


 
被“请”出教室后,他改修了日本文学、艺术与文明,在一堂日本佛教课上第一次听到“无常”:世事变动不居,别执着于确定性。
 
这一古老观念,塑造了他的投资与生活哲学。

“漂亮50”的第一次洗礼
 
他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;随后向哈佛申请 MBA,像巴菲特当年一样,被拒了。
 
于是他去了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读 MBA。
 
1968 年 5 月,芝加哥大学读研的霍华德,来到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(后改名 花旗银行)投资研究部做暑期实习。
 
1969年,霍华德从芝加哥大学毕业,正式入职花旗银行。
 
那时华尔街流行一个名词——“漂亮50”。
 
各家大行都有自己的一份“全国最优秀、成长最快的50家公司”名单:
 

 
共识很简单:好到不会出事,好到什么价都不算贵。
 
 
1972 年热度登顶,宝丽来一度交易在九十多倍市盈率;
 
两年后,市场触底:宝丽来 -92%、雅芳 -86%、施乐 -71% ...
 
通胀飙升、估值塌陷、成长神话失灵——“漂亮 50”神话破灭,给了他职业生涯第一记闷棍。
 
他从这次集体自信里,记下两条终生受用的原则:
 
 
这是他职业生涯的“第一次危机洗礼”。
 
“所谓经验,就是你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所收获的东西。”
 
霍华德作为“漂亮50”项目中一员,亲历泡沫与回撤,虽未被解雇,却被“流放”到债券部,先做可转债。
 
在当年的华尔街,那几乎是股票世界的“西伯利亚”。
 
直到1978 年,花旗债券部的一通电话,彻底改变了霍华德的人生。
 
 
就是这个电话,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。”
 
 
他从投资最好的公司开始亏钱,然后转向投资最差的公司,结果开始稳定赚钱。
 

债券与困境之路
 
1978 年底,花旗的高收益债基金成立,被认为是主流金融机构最早的一批。


 
但是很快霍华德意识到,若要把“只做 10→30”从点子变成流程,需要一块更自由的土壤——
 
更少的层级审批、更长期的资金、更允许在“不受欢迎的角落”深耕的文化。
 
1985 年,霍华德加入TCW集团,负责高收益债、可转债与不良债相关业务;
 
两年后,他遇见了那位最合拍的搭档——布鲁斯·卡什。
 
有意思的是,跟查理·芒格一样,布鲁斯·卡什也是出身法律。
 
 
法学院毕业后,他曾经担任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安东尼·肯尼迪的上诉法院书记员。
 
后来做了律师,为亿万富翁埃利·布罗德提供专业服务,而布罗德当时是永明人寿保险董事长。
 
1987 年,布罗德的保险公司成为TCW 集团的客户。此后不久,布鲁斯·卡什被霍华德·马克斯聘用,负责管理TCW的不良债务。
 
两人在TCW内部敲定了一份“困境证券”商业计划。

 
1988年10月28日,他们把第一只困境债基金推向市场,由布鲁斯·卡什管理,第一次募集时就筹到了6500万美元,最终接近9600万。

 
真正改变胜率的,是站位。


 
 
1989年,第一笔银行优先级债——以水泥厂为抵押,72美分;
 
随后又做了以钻井平台作为抵押的债务,新罕布什尔州的公共事业机构以核项目作为抵押的债。
 
这些标的不华丽,却可计算、可回收。总之都非常安全,他们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回报。
 
1989年底~1990年初,宏观转冷:S&L 危机(存贷款机构倒闭)、海湾战争、房地产下行,再加上米尔肯入狱,主力投行失语,市场进一步失序。
 
这真是一个困境投资的好时机。
 
当一家公司陷入困境时,市场往往会过度悲观,导致其债券价格暴跌。
 
此时,这类公司的债券评级通常会被打到 CCC 或更低,而价格的大幅下跌,往往意味着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。
 
 
在别人恐惧时,他们按建仓带分批下手,试探、常规、恐慌加码。
 
1990–1991,组合年度回报40%–45%,几乎不靠杠杆。


 
在那个年代,私募股权投资达到这样的收益率往往是使用五倍杠杆。
 
霍华德和布鲁斯用行动告诉我们:
 
当价格与位置站在你这边的时候,会有例外。
 
二期和二期B都做的不错,后面发的三期和三期B直接翻番,再加上专户,总规模约9亿美金。
 
按常理,顺势把下一期做得更大,来获得更多多管理费、更多业绩提成,但他们选择了反其道而行:四期只募到3.86亿美元。
 
老 LP在三期投的每1 美元,四期/四期B最多只能投0.5美元,等于主动限额。
 
明明能募到四倍规模,却刻意缩小。
 
 
 
他们自己的利益。’”
 
这份与周期同向的自我约束,反而让LP更信任:
 
“他们宁可少收钱,也要保住回报。”这成为橡树后来最被信任的名片之一。
喧嚣与克制之间:橡树诞生
 
方法跑通了,胜率也有了。
 
问题不再是“会不会做”,而是“在谁的规则里做”。

 
到了1994年,他们在TCW 的位置已无法容纳其更宏大的抱负——他们梦想建立一只全美最大、专注困境投资的基金。
 
于是,5位核心选择出走,离开TCW,于1995年4月成立了橡树资本。
 
他们提前30天告知 TCW,正式展业时,又有27位同事加入,完整团队几乎原样重组。
 
“1995年创立橡树时,我们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的前提下,进入这些高风险资产类别。
 
在制定我们的投资哲学时,我们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,一致性放在第二位。
 
短短几个月,30多家大客户把约 15 亿美元的高收益与可转债资产转到新公司;他们也与 TCW 达成安排,继续代管其约 25 亿美元的“特殊信用”基金。
 
困境投资(Distress Investing)在小规模时能奏效,却从未有人用大规模资金去实践过。
 
而这一切,即将改变。

把赔率握在自己手里


 
1993–1995,互联网商业化加速,资本蜂拥而至;
 
到1999–2000,狂欢推向顶点,然后灯光骤暗——2000、2001、2002,标普连跌三年,投资者对股票失了兴趣。
 
加上美联储为救经济一路降息,导致股市“没利息”、债市收益很低。
 
资金开始寻找替代路径:从 KKR、黑石、阿波罗、卡莱尔到橡树,另类投资迎来资金迁徙。
 
“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无法在股市和债市中获得他们期望的回报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的定位让我们颇为受益。”
 
橡树顺势而起,却仍固执地只做三件事:
 
 
可故事没结束——钟摆还会回来。
 
 
霍华德目睹了2003年至2007年间各种愚蠢的贷款事件。
 
繁荣导致信贷扩张,不明智的贷款产生,巨大的损失出现,机构停止放贷,繁荣终结。这一过程周而复始。
 
2007年元旦,他对客户说:“机会要来了。”
 
因为05、06年没为不良债募资,所以到了07年初,提出要募集30亿美元。
 
彼时历史最大困境债基金不过是橡树 2001年那只,约25亿。
 
结果,一个月就来了80亿承诺。
 
 
第一个是 Fund VII:35 亿美元。
 
紧接着设立Fund VIIb,一年后募完,达110亿美元。
 
因为Fund VII 很快投满,所以他们开始逐步动用VIIb。
 
到2008年6月,这笔钱还静静躺着;
 
7月31日,霍华德给股东写信:“当下值得投资的资产短缺,放缓脚步,等更好的交易。”
 
几周之后,金融体系开始崩溃。9月,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;美林卖给美国银行;AIG 获850亿美元紧急借款;
 
然后,9月15日,雷曼申请破产,华尔街人心惶惶,甚至有人预测整个金融体系即将崩溃,资产抛售狂潮随之而来。
 
 
到9月18日,VIIb 只动用了约 12%,刚过10亿。
 
投,还是不投?


 
第1周:VIIb 投出 4.5亿美元
 
第2周:4.5亿美元
 
……
 
随后15周里,每周在VIIb 投出4.5亿美元,总共投满70亿。
 
而橡树整体在那15周里,平均每周投出6.5亿美元。
 
结果非常好,买入了优质资产,也赚到了钱。
 
但与此同时,美联储在2009年初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:历史上第一次把利率降到零,并推出量化宽松。
 
这两件事拯救了经济,没有出现那种大规模崩溃。
 
真正破产的公司并不多,尤其非金融部门。
 
“相比之下,我们确实在一些危机里拿到过爆棚的回报,但这一次只是很好,谈不上惊艳。”
 
因为这一次,“末日窗口”被政策很快关上。
 
从7/31“放缓脚步”到9/15“必须投”,
 
霍华德没有预测未来,他只是在极端位置做了概率最优的事:
 
提前扩募装弹药、把决策二元化、分带建仓。
 
这就是在不确定里,把赔率握在自己手里。

看清当下,再谈未来
 
自2009年低点起,美国走完史上最长的一段扩张。
 
标普 500自2009年3月低点676.53到2025年9月中旬约6624 点,价格涨幅约 +880%,迄今接近10倍。
 
从 SPAC 到加密,再到 私募信贷,新资产雨后春笋,旧规则被迫重估。
 
我们又看了一轮完整的钟摆:
从“流动性极致宽松”到“利率回到常识区间”,
从“全面牛市”到“结构牛市”,
从“估值驱动”到“现金流与资本成本重新定价”。
 
2008~2025,并非一条直线,而是数段不同的“赔率/胜率结构”在切换。
 
技术也好、大宗也好、金融创新也好——主题会换,周期不改;要紧的是:此刻我们在钟摆的哪一端。
 
“投资人能做的就是两类事情,一个是资产选择,一个是周期定位” 
 
“投资的本质是什么?就是把资本配置好,以便从未来事件中获利。”
 
“我一直相信,我们所处的周期位置,决定了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事,以及它发生的概率。理解这一点,不能保证你稳赢,但能显著改善你的赔率;”
 
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,霍华德始终坚持给投资者撰写“投资备忘录”。
 
2000年1月《bubble.com》,发出对科技、电商股非理性繁荣的系统质疑,几个月后纳指见顶回落。
 
2008年10月《The Limits to Negativism》,提出“在悲观被推到极致时,怀疑论该转向乐观”,成为他随后大举出手的思想依据。
 
2020年3月《Nobody Knows II》,在极端不确定里,给出“情景概率/位置判断/渐进建仓”的操作框架。
 
2025年8月《The Calculus of Value》,分析了目前美国股市的状况,表达了从“估值高企”到“令人担忧”的转变。
 
 
他反复强调“认清当下”的重要性,不做宏观预测,但坚持判断自己“身处何地”,用历史规律来改善赔率。
 
“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怎样,但我们至少应该清楚此刻身处何地。”
 
“知道我们处于周期的位置,知道了成功的概率,不等于你有能力控制短期的未来,但是至少可以告诉我们,什么时候有胜算,什么时候对你不利”
 
对于普通投资者,他的建议很直接:参与市场,不要频繁交易、不要押注择时,要用你能长期坚持的方式留在市场中。
 
“我一直反对‘过度操作’。比尔·米勒有句我很喜欢的话:‘真正让你赚钱的,是待在市场中的时间,而不是你能不能精确地择时。


┌ 
朴谷咨询(PGA)是一家聚焦于高科技、先进制造、新能源、医疗、互联网、消费、教育、文娱等行业,为客户提供投融资尽职调查、融资与并购交易顾问、商业评估、股权激励、财税咨询、资本市场和ESG等服务的专业机构。
 
朴谷已累计服务超过1000个投融资与并购交易案例,服务美国与香港上市公司超100家,服务美元与人民币投资机构近100家。我们的专业顾问人员分布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武汉、深圳等多地,均拥有丰富的专业与行业经验,为客户提供最具增值性的专业化服务,深度服务于中国本土资本市场。


保持联系

  • 朴谷北京

   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63号楼富力中心1612室
    邮编:100022
    电话:010 5903 7060
    传真:010 5903 7060

  • 朴谷上海

    上海市普陀区西康路1143号鸿寿坊东塔2108室
    邮编:200060
    电话:021 6333 3765
    传真:021 6333 8821

  • 朴谷武汉

   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恒隆广场办公楼3804室
    邮编:430030
    电话:027 8771 8808

  • 朴谷杭州

   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世纪城润奥商务中心T2写字楼1712室
    邮编:310012

  • 朴谷深圳

   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676号大冲商务中心C座2709室
    邮编:518000

  • 朴谷海口

   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兴国路10号海南人才大厦3层A319-2 室
    邮编:570100

联络朴谷

一般事务请联络: info@pg-advisory.com
企业官网: www.pg-advisory.com

企业微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