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谷研究 | 股权激励课堂1:为何你的股权激励效果不佳?

发布时间:2022-10-13 23:19

员工股权激励早已进入“常态化”时代。基于Wind和Factset的不完全统计,自2006年初至2020年底,A股和港股市场共有2547家公司(A股1819家/港股728家)颁布了3904份(A股3176份/港股728份)股权激励方案。2021年,A股市场又披露了893份股权激励预案。同时,非上市公司引入员工股权激励机制也日益普遍,对于引入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财务投资者的非上市公司,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几乎成为了“标配”。

图片

自2016年起,我逐渐专注从事员工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相关服务,6年间做了上百个股权激励项目。我有个很明确的感受是:虽然股权激励已日益成为“标配”,但股权激励并不是万能的。如果场景、对象、时间、地点不合适,股权激励的应用就有很大局限性,甚至成为“负激励”。

并购圈有个很有意思的“七七定律”:70%的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,而其中又有70%失败于并购后的整合。我认为股权激励也有个类似的“七七定律”:70%的股权激励方案没有实现预期的激励效果,而其中又有70%失败于退出机制的设置。当然,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,博大家一笑。
根据我的从业观察,相对于非上市公司,上市公司做股权激励的挑战更大,更难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。这与很多人的认知相反,我观察到的一些原因如下:
首先,上市公司股价在公开市场上波动比较大。很多时候这种波动更多与市场环境相关,与公司业绩或者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。员工认为公司股价不可控制,与自己工作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太大关系,所以激励作用有限。在2018年,马斯克曾一度想把特斯拉私有化。因为特斯拉股价在市场上波动很大,员工作为公司股东,难免会被股价短期波动影响心情,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工作。他的建议是在内部做一个员工股权交易平台,定价与公司关键业绩指标直接挂钩。这样交易价格不仅相对稳定,也能更好地与公司内在价值关联。
其次,上市公司用于激励的股权标的没有稀缺性。公开市场上可以买到的股权,对优秀的人才,尤其已经累积了一定财富的高端人才而言,吸引力较弱。对于一个高端人才来说,如果看好一家公司,在公司上市前想要获得公司股权,只能选择加入公司,但公司上市后,可以直接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公司股权,没有必要非得成为公司员工。因此公司上市后,股权激励对人才的绑定效果可能反而会被削弱。
第三,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受到严格监管,方案设计束手束脚。以A股市场为例,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》对A股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的额度、定价、行权条件等诸多方案细节均做了非常具体详细的规定,设计的空间被严重压缩。多数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基本雷同,很难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、公司和员工都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激励效果。
处于高速成长期、并伴随明确上市预期的非上市公司,理论上是最适合开展员工股权激励的主体。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设计,不像上市公司那样受到较多监管约束。一方面,加强了方案设计的灵活性,如果设计得当,激励效果可能更好;但另一方面,也加大了设计难度和出现重要缺陷的可能性。

对于非上市公司,股权激励方案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方案设计考虑不周全,方案存在明显缺陷。常见的问题如下:

- 退出机制不明确,或未能与员工明确沟通(特别是离职情况下)退出机制;
- 激励对象不适合;
- 行权/解禁条件设定不合理;
- 股权激励并非最适合企业现状的激励工具;
- 激励方案的财务和税务成本过高。
上面每个问题都可以独立成篇,我们会在之后的系列文章逐一详细分析,本篇暂时不做展开讨论。
股权激励是一个综合性极高的事,设计一个激励方案,往往需要包括人力资源、法律、财务以及税务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,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,千万不要小看其中任一方面的专业性要求。
俗话说,股权无小事。对公司而言,用于员工激励的股权往往是一笔巨大价值的财富。如果投入如此庞大的资源而没有合乎预期的产出,是非常可惜的。所以很有必要聘请专业服务机构,做一个周全的设计,确保落地后的方案最大可能激励到想激励的员工,产生预期的激励效果。



 
 

朴谷咨询(PGA)是一家聚焦于互联网、高科技、消费、教育、文娱与医疗等行业,为客户提供投融资尽职调查、融资与并购交易顾问、财税咨询、商业评估、资本市场及人力资源等服务的专业机构

 

 

朴谷已累计服务超过1000个投融资与并购交易案例,服务美国与香港上市公司超100家,服务美元与人民币投资机构近100家。我们的专业顾问人员分布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武汉、深圳等多地,均拥有丰富专业与行业经验,为客户提供最具增值性的专业化服务,深度服务于中国本土资本市场。